(精華)《呼蘭河傳》讀后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呼蘭河傳》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呼蘭河傳》讀后感1
他不屈服于生活,他說別人在呼蘭河能扎下根能活得好好的,他也一定可以。他雖然也常常因為生活的辛酸而滿含淚水,但他看到大兒子已經(jīng)會拉著小驢到井邊飲水了,小兒子也會笑了,會拍手了,他還是很欣慰的。
他當然是欣慰的。他戰(zhàn)勝了自己。這讓人不得不為他豎起大拇指。他是個內(nèi)心強大的人,沒有因為周圍人施加給他的巨大聲音和壓力而屈服。他只做著他自己的事。他也沒有因為生活的苦難而絕望,反而牢牢地扼住命運的咽喉,微笑著執(zhí)行著他的.使命。
馮歪嘴子顯然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有多少人能真正承受得住外界給他的不和諧的聲音而依然心平氣和。我們總是說“人言可畏”,“輿論可以殺死人”,事實上那是因為我們內(nèi)心并不夠強大。一個內(nèi)心強大的人是不會輕易受外界輿論影響的,他總是篤定的堅持著自己的信仰,做著正確的事,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再回頭來審視我自己:我是否也是獨立的人?我的內(nèi)心是否也是強大的呢?
薄薄的一本《呼蘭河傳》的確可以引發(fā)許多思考……
《呼蘭河傳》讀后感2
灰色的色彩,平淡的敘述,跟隨作者的筆觸,我們來到了二十世紀初的呼蘭河城。
在這里呼蘭河不再僅僅只是呼蘭河,而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因為迷信、愚昧、無知上演著一出出悲劇封建思想的受害者在呼蘭河成了當時全中國的寫照。
前四章作者一改成人邏輯抽象的思維,以孩童的目光、視角、思維、感觸去直觀形象的觀察社會,感受社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兒,從此來直視人生,真是難能的可貴之舉!后三章是本小說的巔峰之旅,直擊人性的本質(zhì),自私、困頓、麻木、愚昧、兇狠、落后、野蠻的`世界,表達了對國民團體盲目、愚昧、麻木、殘忍等劣根性的憂憤和悲憫。
這部作品在思想上繼承了魯迅對中國人民性質(zhì)的剖析與批判在題材上開創(chuàng)了介于散文、詩歌與小說之間的一種體裁樣式,在語言上,文字娓娓道來,樸實清新,沉郁感傷。被越來越多的后人認為是繼魯迅之后對原國民心態(tài)的開掘和批判的力作。關(guān)于書,呼蘭河留給作者的,也許正是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吧,讓我們了解過去了解歷史,永遠不要重蹈覆撤。
《呼蘭河傳》讀后感3
呼蘭河是一座閉塞貧窮的小城,那里人們善良熱心,但仍然擺脫不了封建思想,這本書開頭輕松,到后來發(fā)生了一個又一個悲劇,越讀越沉重,令人同情。
從這本書中,我仿佛看見了東二街上的泥坑,沒有一個人想過填坑。家畜們被水淹死,多么悲慘。∪諒鸵蝗,年復一年,人們無知而又麻木。
我仿佛還看見呼蘭河正舉行“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燈”和“野臺子戲”等熱鬧節(jié)目。這些怨鬼拜神的節(jié)目,太迷信了,不如有病就醫(yī),有困難迎難而上。
這本書最讓我震驚的是團圓媳婦被她的'婆婆折磨致死。一個12歲健康、活潑的小女孩,曾經(jīng)“頭發(fā)又黑又長,梳著很大的辮子”、“看見我,也還偷著笑”,但是她的婆婆因為愚昧、迷信、無知,照“規(guī)矩”經(jīng)過婆婆的毒打與烙腳心的“調(diào)教”之后,日漸病倒,又經(jīng)過跳大神、吃偏方、抽帖兒、用大缸洗澡種種奇特的“治療”,最后活活用開水澆頭澆死了。
看完這本書,我想,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人們再善良,也拋不開舊思想,封建社會迷信思想太可怕了!對比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我們太幸福了。九年義務教育讓所有人都接受了知識的洗禮,只有知識才能改變思想,我們要崇尚科學,拒絕迷信!
《呼蘭河傳》讀后感4
讀了了呼蘭河傳,在這本書中我懂得了許多 大道理和寫作技巧,也會令人了解之前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的,讓我們都明白去勤奮能夠造就更強的將來,還可以讓長輩,父母們了解大家祖國的花朵能夠讓全球越來越更幸福。
第一章要我了解了這個地方,例如院校或者一些小商店,念完第一章之后忽然讓我認為這兒有一種故鄉(xiāng)的覺得。作者像把這兒的'人物寫活了一樣例如一個賣饃饃老年人倒在地面上站不起來了,在街上過路的的人趁老年人不留意拿好多個饃饃就離開了。這類事在實際生活中也常常出現(xiàn)。后邊多張全是寫在這兒產(chǎn)生的一些有意思的事。盡管生活不富有但每日高高興興也很好她們在這兒真幸福無需每天那麼難過。
之后我們要認真學習,讓如今的生活越來越更強使我們的親人更幸?鞓贰
《呼蘭河傳》讀后感5
我從第110頁到119也知道文中寫了佳苑的慌涼,并分別寫了院子里的朽木頭,亂柴火,舊磚頭,沙泥土,碎了的大缸,豬槽子,破房子以及租給了一家養(yǎng)豬的三間房。一個名叫鐵子的孩子還給一家開粉房的所發(fā)在這個院子里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童年時代家庭所給他帶來的`深刻印象。我從第五章的“大孫子媳婦兒通紅的臉,又能干,又溫順。人長得不肥不瘦,不高不瘦,說起話來聲音不小。正合適配到他們這樣的家中!弊髡哂煤啙嵉脑捳Z勾畫出了大孫子媳婦兒的外貌特征。正如簡筆畫一樣,雖然沒有精致復雜的描繪,也沒有像那樣的側(cè)彩。但卻是,但是卻鮮明地刻畫出了人物特征,還用了列舉。視力的方法來說明大分子媳婦的能干,聲音不小,溫順這樣的特點,用了外貌描寫具體事例的說法。
《呼蘭河傳》讀后感6
這個星期,我們整個班都在讀《呼蘭河傳》。這本書頗好看,這是作者蕭紅記錄她美好的童年。
蕭紅住在呼蘭河城,她和祖父一起生活,每天的生活是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玩耍,鋤草,學詩……,就連花園里的植物也是自由的,愿意長多高就長多高,若愿意長到天上去,也沒有人管它們。蕭紅就這樣快樂的生活著,直到有一天她祖父去世了,家里一天比一天荒涼,沒有了歡笑聲,沒有了朗讀聲,花園里的植物也干枯了,失去了生命力。
這本書讓我記憶深刻的`人是馮歪嘴子,他是靠賣年糕為生,生活很艱難。他娶了一個妻子,妻子又生了一個兒子。從那以后,每次馮歪嘴子去吃飯,人們多會諷刺他說:“少吃些吧,把饅頭留給兒子吃吧!”又過了幾年,他的妻子又要生子,但妻子的身體越來越瘦弱,產(chǎn)后不久便死去。雖然生活更為艱辛,馮歪嘴子并沒有因此而放棄生命,放棄兒子,他堅強的維持著一家人。
通過這本書,我還了解了很多呼蘭河城的民間風俗文化,如跳大神,放河燈,野臺子戲……呼蘭河城是個特色濃郁,熱鬧的地方。
這本書有哲理,也富有童趣,含有豐富的情感,全部表達的是作者的心里話,真實的生活。
《呼蘭河傳》讀后感7
今天是寒假的頭一天,我讀了一本叫《呼蘭河傳》的書,書里講了好多“我”和祖父有趣的故事,我對里面的事記憶深刻。
我記得有一段特別有趣的故事,講了“我”在后花園里摘了一束花,給祖父戴在頭上,祖父卻不知道,還說:“今年的花格外香,這么遠的距離都能聞見!睆倪@能看出祖父非常幽默,非常疼愛我。又講到了講到在東二道街上有個大泥坑,六尺深,在那個大坑里淹死過人、豬、狗、牛、馬、那個大坑家家戶戶都知道,有的人說拆墻,有的人說種樹,等等。在作者的介紹中,她的童年是幸福的,因為她有祖父的疼愛和照顧,但同時也是寂寞的。他從小在后院長大的,作者和祖父在后花園一起玩,一起生活。作者和祖父時時刻刻在一起,童年充滿了快樂。
文章中寫的團圓媳婦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才十二,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而他卻早早的`賣給了一戶人家,做童養(yǎng)媳,是多么得可憐!這不由得想起了我們的新社會,人們用知識變得智慧,用自己的雙手去創(chuàng)造自己的美好生活,沒有男女的不平等,沒有可怕的戰(zhàn)爭。
《呼蘭河傳》我讀完了,可我的思想不停在那灰色的境界里……
《呼蘭河傳》讀后感8
處在那樣的溫暖中,而作者卻偏要持續(xù)注重“我們家是荒蕪的”。
這類“荒蕪”的溫暖剛好和隔壁鄰居們的冷淡產(chǎn)生了獨特的對比。喂豬的、開粉坊的、拉磨的、坐車的,簡單的工作彌漫著她們的生活,無聊寂寞卻自覺得開心。
作者用很多的墨筆描繪趕大貨車的李家。李家的童養(yǎng)媳——小團圓媳婦,就是不幸的化身為。她是個十二歲的小女孩,一天到晚樂滋滋的,但李家家婆為立護犢子,一直無緣無故打她,再再加上領居們的唆使,結(jié)果她便變成家婆情緒不如意的宣泄目標,最后被摧殘地病了。因此老李家聽了跳大神的人得話,給小團圓媳婦公然用滾熱的水清洗了三次澡,幾日后,她總算去世了。而李家的人最后的結(jié)局也是死的`死、瘋的瘋、跑的跑。
之后作者又將畫筆轉(zhuǎn)為性格怪異、周邊并不大愛打腔的有二伯,也有那飽受大家冷言冷語、運勢不好的馮歪嘴子和王老大姐……不幸接二連三,僅有“我們家”依然是荒蕪的,那樣倒也罷。
《呼蘭河傳》讀后感9
《呼蘭河傳是》中國作家蕭紅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以蕭紅自己的童年生活為線索,形象地寫出了呼蘭這座小城當年的社會風貌,人情百態(tài)。
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城呼蘭,小城人的物質(zhì)生活極其簡單;小城人的生活空間簡陋、局促;小城人對生命的態(tài)度亦是麻木不仁,漠然到令人難以置信。
單說12歲的小團圓媳婦,曾經(jīng)也是一位活潑快樂的小女孩:頭發(fā)又黑又長,梳著很大的辮子,一點也不害羞,做得筆直,走得風快。婆家卻因其這些表現(xiàn)將她視為怪物,對她進行“毒打”“跳大神”,洗三次“熱水澡”,結(jié)果小團圓媳婦被活活燙死,讀到這里,我和蕭紅一樣氣憤。這些舉動是封建落后思想對他們靈魂的扭曲,而看客們也滿足了自己的眼福和茶余飯后的口福。
這些人又讓我聯(lián)想到魯迅筆下的“看客”形象:于是他背后的人們須竭力伸長脖子,有一個瘦子竟至于連嘴都張的很大,像一條死鱸魚。
蕭紅筆鋒直指封建主義思想,將批判深入到人們的心理和人格深層,值得深思。
《呼蘭河傳》讀后感10
讀完小說,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小說的主人公應該是誰。是“我”?是“祖父”?還是根本就沒有主人公呢?或許這不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因為主人公或許就是這座“人吃人”的小城——呼蘭河,當然也可以是小城里這些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麻木不仁的居民。
真的不重要,因為,作者為我們展現(xiàn)的是舊中國的一個縮影,我們看到了;作者想要揭示的是“吃人”社會中人們的愚昧,我們體會到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是對祖父的懷念,我們感受到了……
蕭紅的一生是短暫的,她只活到了三十一歲,在戰(zhàn)亂中的`香港帶著病痛和驚恐辭別了人世,呼蘭河帶給蕭紅的,或許正是一個真正作家——蕭紅要告訴我們的吧。一座本應該是美麗的小城,卻到處彌漫著冷漠與孤獨的味道。而我們,最終還是要走出那片黑色的世界,去尋找、去體悟、去珍惜自己身邊這份難得的和諧與安寧!
《呼蘭河傳》讀后感11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呼蘭河傳》。今天就給大家講一講《呼蘭河傳》主要寫了什么。
在做著平淡如水的敘述中,我們看到了一個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會,還有灰色的人生。
生活在呼蘭河畔的人們腦子里充滿了迷信,他們認為人們應該順應天意,順應社會,但是天意到底是什么呢?他們是那么愚昧無知,那么的封建,在無形中形成了劊子手,這是多么可悲呀!其中最大的悲劇就莫過于小團圓媳婦的死,她才12歲,本是天真歡樂的童年,卻過早地被賣給胡家做養(yǎng)童媳,明明一個健康的小女孩卻因為愛笑,吃的多,婆婆就要給她一個下馬威:用皮鞭抽她,用燒紅的鐵烙她的腳心,小團圓的婆婆以為這樣打他是為了她好,但最終幫她治病而喪失了生命,我們到底該責備誰得狠心呢?愚昧無知的婆婆根本無法意識到是自己錯了,在那樣的時代,那樣的`背景下。才會發(fā)生那樣的悲劇。
從作者筆下,我看到了作者無聲的哭泣和吶喊,似乎想喚醒那些人的麻木的心靈。
《呼蘭河傳》讀后感12
星期六,抱著一疊從圖書館借的書回到了家里,喜歡泡上一杯茶走進書中與人物對話。記憶中腦海里仍然浮現(xiàn)著《我和祖國的園子》中那個名叫蕭紅的小女孩的調(diào)皮可愛,一直想去認真地讀讀她寫的那《呼蘭河傳》,我把這本書放在最后的閱讀中,帶著這樣的一種美好的印象,深切的渴望,我在一個午后翻開了這本《呼蘭河傳》。
灰色的色彩,平靜的.敘述,黯淡的畫面把我們帶到了二十世紀初的小城呼蘭河,這個小城并不繁華,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來回偱環(huán)地走。在故事發(fā)生的小村莊里,到處都顯得那么蕭條,灰色的人生。
在東二道街上有個大泥坑,六七尺深,人們和家畜無論是在晴天,還是在下雨天都會遭受到災難,淹死過小豬,用泥漿悶死過狗,悶過過貓,雞和鴨也常常死在這里。人們說拆墻,有說種樹,但從來沒有任何一個想過把泥坑填平。這是在文章的第一章所出現(xiàn)的一個鏡頭,它讓我感慨:多么愚昧的人啊!
《呼蘭河傳》讀完了,而我的心情很久很久都沉浸在那一片灰色的畫面中。
《呼蘭河傳》讀后感13
《呼蘭河傳》這本書有諷刺,也有幽默。剛開始讀時則為輕松愉快,反到了后面卻及其沉重。這本書不僅僅表達了蕭紅懷念兒時之情,也反應了民國時期封建地主家庭的故事。
這本書中祖父是最愛作者的一個人,而祖母去世對于作者而言并不惋惜。在書講了二十幾頁后,出現(xiàn)了一個叫‘團圓媳婦’的姑娘,她年僅12歲,每天被虐待,最后大病不治而死。在這里我跟作者一樣,心里憤憤不平,這也說明了當時人們的迷信。
再到后來有二伯的出現(xiàn),使人對他毫無好感。雖然有二伯是個被別人壓在腳下的小人物,但在他內(nèi)心深處還始終擁有著強大的自尊心。
到了最后,作者清楚的'寫出了馮歪嘴子的生活是羞辱的,但不久后你會知道他是被現(xiàn)實逼迫的,這也讓人們知道當時窮人生活精神和物質(zhì)是那么低下的。馮歪嘴子雖然窮,可他其實是一個慈父,他雖然不能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zhì)條件,但在精神上是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著孩子。
!真為蕭紅和團圓媳婦的早逝而感到惋惜,所以,讓我們珍惜這美好的童年吧!
《呼蘭河傳》讀后感14
最近,暑假里我讀了一本蕭紅寫的《呼蘭河傳》,內(nèi)容十分精彩、有趣。
令我記憶猶新的是:一天,蕭紅和他的祖父來到田野里。祖父給田地鋤草,蕭紅看到很多玫瑰花,就去摘了一些玫瑰花。一邊給爺爺?shù)拿弊由喜寤ǎ贿呅。祖父聞到了玫瑰花的香味說道:“我家的`玫瑰花真香,哪怕十里路都聞得到。”聽到爺爺如此夸張的說自家的玫瑰花,蕭紅情不自禁的開懷大笑。
從這段故事里,我可以體會到蕭紅的童年生活是多么的無憂無慮,另外也讓我感受到她是那么的天真可愛。但是我又為蕭紅的英年早逝而惋惜,像她這樣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作家若還在人世,一定會給我們帶來更多更多的優(yōu)秀作品。
蕭紅的童年生活也讓我憶起了我的美好童年生活。記得10歲時,我和姐姐在一片雪白的草地上打雪仗。當時我們打得不分勝負,兩人臉上都洋溢出燦爛而快樂的笑容。雖然過去了好久,每當回憶起,我的心田間就會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暖暖的快樂感。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蓖瑢W們讓我們好好珍惜上帝送給我們最美好的時光——童年吧!
《呼蘭河傳》讀后感15
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后,我覺得這篇文章非常的特別,跟別的小說明顯的不同,文中的人物都非常的愚昧、無知,對生活一點都不積極!我非常的不喜歡他們。 此文圍繞著呼蘭河邊的'小村莊來寫,開始寫了村莊里的大泥坑,不管是晴天還是雨天,好的家禽都死在了里面,可是周圍的人們只是在想怎么躲開它,而不是怎么解決它,哎,真是替那時候的人們悲哀啊!思想簡直是太落后了,一點都不積極向上,好像天天就是為了活著才活著的! 還有一個跟我一樣大的小姑娘,本來是同樣的十一二歲,我還在上學,她卻早早的給人當了媳婦,而且被她的婆婆又打又罵,還被用熱水燙了三次,最后一次被活活的燙死了。好好的童年就這樣失去了,我真的開始痛恨那個社會了,要是我在那個年代,我不瘋了才怪呢! 糊糊涂涂的年代,簡簡單單的歲月,一點色彩都沒有的日子,讓我有種喘不過氣來的感覺!為我們的現(xiàn)在慶幸、自豪吧,我們應該好好把握現(xiàn)在,擺脫那種年代的愚昧,為了我們自己的未來,加油努力!
【《呼蘭河傳》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呼蘭河傳心得12-31
《呼蘭河傳》閱讀心得03-24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2-17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02-04
讀書筆記:《呼蘭河傳》03-31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08-19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02-26
呼蘭河傳的讀書筆記04-21
呼蘭河傳的讀書筆記01-17
《呼蘭河傳》閱讀心得7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