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_波多野结衣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真人片卡

中國名著讀后感

時間:2023-03-02 08:45:07 讀后感 我要投稿

中國名著讀后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總結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國名著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中國名著讀后感

中國名著讀后感1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聲韻凄惋,銷魂醉魄的歌聲從電腦中飄出,我的心仿佛也隨著曲子飛到了那鏡花水月般的傷痛里。

  在初讀《紅樓夢》時,我就對這首曲子情有獨鐘,有哪一種情,比這旋律更感人;有哪一首曲子比這更引得眾賓淚沾襟?

  讀罷《紅樓夢》,不知道為什么?總是覺得心酸,或許是為了榮寧二府的興榮到衰敗而感傷,或許是為紅粉佳人的香消玉殞而遺憾!

  在《紅樓夢》中,最美好的也最令人感慨的就是黛玉和寶玉兩人的愛情。從小時的兩小無猜、青梅竹馬,到長大的心生愛念,這是多么自然、純潔、美好。然而,因為生不逢時,因為當時林黛玉的“孤傲自許,目下無塵”,同周圍的環(huán)境表現(xiàn)出明顯的不合拍,“所以賈府里除了寶玉這個知己是很少有人喜歡他的!彼酝忾_孤立無援,無權無勢的地位。又因為賈母與王夫人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處心積慮策劃了一場騙局,硬是把薛寶釵嫁給寶玉,使得這段愛情被無情地扼殺,最后他們的結局自然可想而知,落得個“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钡谋瘧K局面。

  而從書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曹先生的驚世才華,那凄涼柔媚的葬花詞,即使是百煉鋼也能變成繞指柔!耙荒耆倭眨秳﹄p寒嚴相逼,”“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污濁陷渠溝!币皇自峄ㄔ~,就寫盡了周遭環(huán)境的污穢,逼迫的激憤和對茫茫前途的無能為力的絕望與哀愁。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封建制度的黑暗和封建家庭的沒落,這使我對封建制度的痛恨加深了一步,盡管《紅樓夢》在中國古典文學里面,帶來了一個全新的東西——尊重女性,但它既是女性的頌歌,又是女性的悲劇。

  我是個感性的人,為什么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呢,難道門當戶對真的有那么重要嗎?重要到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難道權利和利益真的有那么重要嗎?重要到連自己最疼愛的親人也要出賣?我不懂,但我只希望寶玉和黛玉能在天堂相遇。

中國名著讀后感2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兒女情長被亂世左右,哪個來煮酒,爾虞我詐是三國,分不清對與錯,紛紛擾擾千百年將來,所有又從頭”

  東漢末年,大規(guī)模的農(nóng)民起義徹底動搖了東漢王朝的統(tǒng)治,中國進入了一個群雄爭霸的年代。《三國演義》藝術地再現(xiàn)了這一段歷史畫卷作家羅貫中用他那如椽的大筆,描繪了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zhàn)爭,塑造了海量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驍勇善戰(zhàn)的關羽,性格直爽的張飛,一身是膽的趙子龍,還有曹操,劉備......正由于這樣《三國演義》成了國內(nèi)古時候燦爛文化中的一顆明珠。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完美的詮釋了這句話,魏,過去煊赫一時;蜀,過去功成不居;吳,過去名震江東。這么來看,從國家就可以反映出國君的性格特點。曹操,欺壓百姓;劉備,愛民如子;孫權,稱霸江東。歷史一直在不斷改變。

  書里的人物多種多樣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小心,周瑜的心胸狹窄,每個人物都具備不一樣的性格,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細細品味,讓讀者仿佛進入了一種境界。我最佩服的當然還是諸葛亮。封建統(tǒng)治時期需要忠臣,需要一個可以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悉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小心,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部分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面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容易: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他的所做所為卻給后人非常深的印象。

  《三國演義》有兄弟,有敵人,有謀略,有忠心,有奸詐,有陰險,演繹了歷史的變遷,

  文學是比鳥飛得還遠的夢想、比花開得還美的感情、比星閃得還美的智慧,是大家到了一百歲還忘不掉的信念,文學名著永遠是全世界人民的無價之寶,是值得人民繼承和發(fā)揚光大的精神財富。

【中國名著讀后感】相關文章:

中國經(jīng)典名著讀后感02-18

中國古典名著的讀后感12-27

中國名著讀后感12篇03-02

中國名著讀后感(通用35篇)01-14

中國名著《西游記》讀后感11-21

中國四大名著讀后感01-30

中國四大名著讀后感09-22

中國名著三國演義讀后感06-23

中國四大名著讀后感5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