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宮導游詞 推薦度:
- 北京故宮導游詞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故宮的導游詞(通用15篇)
作為一位出色的導游人員,時常需要用到導游詞,導游詞事實上是一種對旅游景點進行歷史的、文化的、審美的解讀的文體。那要怎么寫好導游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故宮的導游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故宮的導游詞1
各位游客,現(xiàn)在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就是氣勢雄偉的古代宮殿—故宮了。大家看這四面就是宮墻,而且宮墻四面都建有高大的城門,南為午門也就是故宮正門,北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這宮墻四“門”的`角樓都是風格獨特、造型綺麗的。
現(xiàn)在請跟我一起去故宮中最大的宮殿太和殿看看!這里是明、清皇帝召見百官、發(fā)號施令、舉行慶典的地方。全殿面闊11間,進深5間,外有廊柱,殿內(nèi)外共立72根大柱。殿高35米,殿內(nèi)凈空高達14米,寬63米,面積2377平方米,為全國最大的木構(gòu)大殿。
我再給大家介紹介紹其他的宮殿吧!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中和殿。中和殿是為帝王去太和殿途中的演習禮儀之地。保和殿,是皇帝宴請外藩王公貴族和京中文武大臣之處。我們再來看看文華殿。它是明代皇太子讀書處。乾清門是故宮中外朝和內(nèi)廷的分界處,由此向北便是內(nèi)廷。乾清宮是明、清皇帝居住和處理政務(wù)的地方。慈寧宮就是皇上住的地方。你們看過《還珠格格》這部電視劇嗎?它就是在故宮里拍的。
規(guī)劃嚴整,氣魄宏偉,極為壯觀,這就是我國的故宮。無論在平面布局,立體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偉、堂皇、莊嚴、和諧,都屬無與倫比的杰作。它標志著我國悠久的文化傳統(tǒng),顯示著500余年前我國在建筑藝術(shù)上的卓越成就。
現(xiàn)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或自行參觀,我要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持故宮環(huán)境。
故宮的導游詞2
朋友們好!我是火柴人俱樂部的會員,我姓許,大家就叫我許導好了。在故宮有些地方不能照相、甚至連摸也不行、不能隨地扔垃圾、不能隨地吐痰。
故宮占地72萬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為16.3萬平方米,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周圍有10米高的城墻環(huán)繞,還有寬52米的護城河,在四角都建有一座精美的'角樓。根據(jù)1973年的統(tǒng)計,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4間。明朝永樂皇帝朱棣登基不久,在永樂四年,也就是1420年下詔營建北京紫禁城。修建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永樂四年開始備料,而第二階段就是在永樂十五年,1420年六月開始動工興建,歷時20年,在永樂十八年,1420年完工。在建造過程中,征集了全國10萬名能工巧匠和民夫100萬人,而建筑材料都來自全國各地,比如漢白玉石來北京房山,金磚來自蘇州,石灰來自河北易州,五色虎皮石來自河北薊縣盤山,殿基所用的精磚石來自山東臨清,松木多來自東北,而楠木多來自四川、云貴、浙江等地,可見當時工程的浩大。
今天的游覽該結(jié)束了。歡迎你們再來北京故宮玩。記住,我是火柴人俱樂部的會員許導。
故宮的導游詞3
親愛的朋友們:
今天我將要帶大家參觀的是當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也是我國古代最瑰麗的宮殿——故宮。在進行正式參觀之前,我先通過導游詞給大家做一下簡短的介紹。
故宮又名紫禁城,是我國古代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宮。它坐落在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位置,占地面積約為72萬平方米,是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宮殿型建筑。紫禁城現(xiàn)存的殿宇有2631座,其中最著名的'建筑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文華閣、武英閣等等。北京故宮是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國家5A級風景區(qū),并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由此可見,故宮博物館的歷史價值和文化意義。
聽了我通過導游詞的簡單介紹,我想大家對故宮也有了一個簡單的認識。喜歡看宮廷劇的朋友們一定非常期待,想去看一看那些皇后、嬪妃們生活起居的地方,但是我不得不告訴大家,電視劇中拍攝的皇宮并不是故宮,而是仿照故宮專門用于拍攝的建筑。所以,故宮中有很多殿宇是不能進入,只能遠觀的,希望大家嚴格遵守要求,以免損壞了那些具有歷史價值的文物。同時,也希望大家做好文明旅客,不亂扔垃圾,不亂涂亂畫,希望大家配合。
聽了故宮導游詞,我想大家一定迫不及待了吧,那么我們現(xiàn)在就開始進行參觀,請大家跟隨我的腳步一同揭開故宮神秘的面紗。
故宮的導游詞4
今天,我們?nèi)ス蕦m參觀游覽。故宮又叫紫禁城,在北京城中心。大家知道故宮總面積是多少平米嗎?嗯,對,有72萬多平方米。但建筑、使用面積只有15萬多平方米。故宮是明、清兩代皇帝的住所。城四周都有一個門,南面的門是午門,北門叫神武門,東門叫東華門,又稱鬼門,西門叫西華門。故宮整個院落分為兩大部分,是前朝和后寢。前朝是皇帝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主。后寢是皇帝和后妃、皇子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主。
大家請看,這座建筑物就是午門,穿過午門,和太和門,就是太和殿了!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太和門,太和門前有兩只青銅獅,大家知道如何分雌獅雄獅嗎?告訴你們,雌獅子腳下踩的是小獅子,雄獅子腳下踩的'是一個繡球。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太和殿廣場。這里一共有18 個銅香爐,代表清朝18個省,當時,清朝只有十八個省。東西兩側(cè)各有一只銅制的仙鶴和龜,是代表長壽?,現(xiàn)在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太和殿,是整座紫禁城內(nèi)級別最高的建筑,只有皇帝舉行盛大典禮時才使用。太和殿的俗稱是金鑾殿。大家看到了嗎?在每個宮殿外都有很多個大缸,你們知道大缸是做什么的嗎?是用來
看完了太和殿,我們再來看中和殿。大家請看!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前等待吉時、稍事休息的地方。下面,請大家跟我來一起參觀當時的國宴廳--保和殿。各位朋友,這座大殿是故宮前朝三大殿中的最后一座大殿,叫保和殿。這座大殿被稱為清代的國宴廳及科舉考場。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乾清宮,這是皇帝在紫禁城中居住和處理日常政事的地方。乾清宮分為中殿、東暖閣及西暖閣三個部分。正殿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wù)、臨時按見大臣的地方,殿中設(shè)有皇帝寶座及御案,正中掛著一塊正大光明匾,那是清朝皇帝的祖訓,作為治國、修身、平天下的基本準則。東、西暖閣是皇帝晚上住宿的地方。
現(xiàn)在請各位隨我去參觀交泰殿。各位請看,這座四角攢尖頂?shù)拇蟮罱薪惶┑,這座建筑是明清兩朝皇后過生日時舉行壽慶活動的地方。在大殿后墻匾額上有無為二字,那里是康熙皇帝的御筆,意思是希望后代能夠以德制國,施以仁政,以圖國家長治久安。
各位朋友,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紫禁城的后花園--御花園,這里是帝后們的休閑娛樂的場所。大家可以在此拍照留念。
故宮的導游詞5
游客們,大家好!我們要游覽的是聞名中外的古代建筑故宮.
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世界上的五大宮之一,也稱為紫禁城。這里本有過二十多位皇帝,第一位是明朝的.朱棣皇帝,最后一位是溥儀皇帝。
故宮是中國最完整的古老建筑,有一條中軸,貫通著整個故宮,三大殿、后三宮、御花園都在這條中軸線上。三大殿分別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們位于故宮前方。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面積約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宮中面積最大的一座宮殿。太和殿的后面就是中和殿,中和殿高有29米,內(nèi)部是一個正方形。保和殿位于太和殿與中和殿之后,保和殿高27米,內(nèi)部是一個長方形,到乾隆時代后,這里就成為了一個考試的地區(qū)。
后三宮分別是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乾清宮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坤寧宮是皇后居住的地方。交泰殿并不是住的,它也是一座宮殿,只不過是和乾清之、坤寧宮在一起,所以被稱為后三宮。
御花園很大,占地面積是12015平方米,占了故宮的四分之一,它附近有慈寧宮花園,建;▓@和寧壽花園。在這幾座花園中,御花園是最大的。
故宮很美,但游人會把食物的包裝袋或者其它垃圾隨手扔到地上,使故宮的環(huán)境變差,我們應(yīng)該要好好地保護這美麗的古代建筑。
故宮的導游詞6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是你們的導游陳佳琪,大家可以叫我小陳就行了接下來的幾天中就由我來為大家一起來游覽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名勝風景,希望通過我的講解,能夠使您對北京留下一個好印象,同時也對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好,接下來我們就開始今天的旅行吧!
故宮是明、清朝時的皇宮,也是當今世界規(guī)模最大建筑最雄偉,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宮殿。故宮又叫紫金城。子進程是中國五個世紀以來最高權(quán)力中心,他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家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筑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物價歷史的見證,1987年,北京故宮被聯(lián)合國列入[ 世界遺產(chǎn)名錄]。
故宮坐北朝南,開有四條門。各位朋友,這里就是故宮的正門,叫午門,意思是正午的.太陽光芒四射。各位請看,在10米高的城墻上聳立著五座城樓,從上面看就像物質(zhì)展翅飛的鳳凰,故午門又稱五鳳樓。各位旅客請在這里留影吧!
好啦!現(xiàn)在大家自由活動,晚上六點在故宮門前集合,祝大家有玩開心。
故宮的導游詞7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東廈旅行社的導游,名字叫余旭蕓,大家叫我余導游就行了、今天,我們要去列入世界遺產(chǎn)的一座宮殿——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始建于1406年,建成于1420年,是明清兩朝的皇宮,又名紫禁城、故宮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屋子有9999間半、故宮四周饒10米高的城墻,外有50多米寬的'護河城、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北京故宮門前、各位游客們,你們看,這座故宮的四個城角上都有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角樓、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進入了外朝皇帝處理政事的地方、它們主要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太和殿,它是三大殿中最為高大的,它金碧輝煌,非常好看、看,這個臺基四周矗立成排的雕欄,稱為望柱,柱子上雕刻著云龍云鳳的圖畫、非常顯目且好看、我們出出進進都有四個門:南有午門,北有神武門,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其中午門為正門、
好了,北京故宮我們已經(jīng)游覽完了,現(xiàn)在是自由活動時間,大家可以解散,但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準破壞文物、在墻上亂圖亂畫、
2、不準破壞環(huán)境及隨地吐痰、
3、要注意安全,迷路了要即使打電話和我們聯(lián)系
下午四點要在午門集合,現(xiàn)在解散
故宮的導游詞8
各位游客好,歡迎大家來到北京故宮。今天就由我給大家介紹這里的風景名勝。
請大家跟著我的腳步,我們面前的`就是著名的故宮博物院。好,跨進這個大門,我們就來到故宮到廷三大殿中最大的一殿——太和殿,民間俗稱“金鑾殿”。它建于明永樂十八年也就是1420年,清康熙三十四年就是1695年重建,大家猜猜太和殿高多少,面積多少呢?沒錯,它高35米左右,面積有2377平方米,差不多有55間教室那么大,由72根大柱支撐著全部重量,是故宮中最高大建筑。
你們瞧!里面裝飾得金碧輝煌,正中間一個有寶座,寶座并置于6根盤龍金柱之間,以突出帝王唯我獨尊的地位。九龍寶座用楠木雕龍涂金而成,可精致了!
大家一起向右走,前面就來到中和殿了。中和殿的大殿平面呈方形,黃琉璃四有攢尖頂,可氣派了!大家知道嗎?那時皇帝就是在這里進行親祭、批閱奏書的。
大家跟我一起往前走,這塊空地上最顯眼的就是云龍石雕。這是故宮中最大的一座石雕。石長16.57米,寬3.07米,厚1.7米,重達兩百多噸呢!大家可以湊近看一看,石雕四周刻有纏枝蓮花紋,下部為海水江涯,中間雕刻著流云襯托著九條蟠龍和州龍,云龍栩栩如生,雕刻精細。
今天的講解到此結(jié)束,大家可以自行參觀。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看到任何東西絕對不能用手觸摸,以保護這珍奇的文物。我們20分鐘后在這里集合。再見!祝大家玩得開心。
故宮的導游詞9
好了目地地到了,請大家下車,請大家在午門附近休息我去買票!過了十分鐘……好了我們從午門出發(fā)!人有點多,請大家跟上我!又過了三分鐘……好了我們到了太和殿!
太和殿前面有兩條大龍,房頂上的琉璃瓦閃閃發(fā)光,和朱紅的宮墻,大家可以在這兒逗留十分鐘,不過哦不要走丟哦!過了十分鐘……好了大家繼續(xù)前進!……我們到了中和殿!門前有兩條獅子,房頂上的琉璃瓦閃閃發(fā)光,和朱紅的`宮墻。我們可以逗留十分鐘……好了大家繼續(xù)前進!
這回我們來到了保和殿,也是我們的最后一站。有一條龍一直鳳凰,真是龍飛鳳舞,房頂上的琉璃瓦閃閃發(fā)光,和朱紅的宮墻。好了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了,記住一點鐘準時到午門旁的小賣部旁的垃圾桶集合,F(xiàn)在是十二,點解散。。
一小時后……好了旅客們拜拜!希望你們那下次再來!。
故宮的導游詞10
游客們好!
歡迎來到北京故宮。我叫杰基。今天,我將帶你參觀故宮的三個大廳。我希望你在參觀期間能更好地了解故宮的文化。
故宮又稱紫禁城,建于明朝永樂年間,占地72萬平方米。它是世界上最大和保存最好的宮殿建筑群。它有四個門,即南面的武門、北面的神武門、東面的東華門和西面的西華門。當這個進入太和門時,它將走向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包和殿。
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宏偉建筑是太和殿。它是紫禁城里最大的建筑,高28米,面積2377平方米,俗稱金殿。“太和”一詞來源于《周易》,太和概念是古代天人合一觀念的延伸,強調(diào)君臣、天人、各族之間的和諧。和諧是當今中國最強的聲音。
太和殿在太和殿后面。這是一座彎曲的.方形寺廟,頂部有四個垂直的脊,中間有一個大的圓形鍍金頂部,輪廓非常漂亮。
中和殿后面是包和殿,殿前廣場是明清科舉——宮廷考試——舉行的地方。
嗯,我們參觀過故宮的三個大殿,如此宏偉的古建筑,如此有序的布局,如此莊嚴,這不能不令人驚訝。歡迎下次再來。
故宮的導游詞11
各位游客好:
我們這次參觀的景點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qū)和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沈陽故宮。首先我們來看看沈陽故宮的平面圖。
沈陽故宮建于公元1625年。經(jīng)過三次大規(guī)模建設(shè),形成了東、中、西三向格局。東路建于清朝皇帝努爾哈赤時期,主要建筑有大正殿和十王亭;中路建于清太宗年間。主要建筑有大青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西路建于清代乾隆年間,以存放四庫全書而聞名,包括舞臺、嘉蔭堂、文尚閣和養(yǎng)心齋。沈陽故宮作為中國現(xiàn)存最好的兩座古代帝王宮殿之一,與北京故宮遙相呼應(yīng),但建筑風格完全不同,F(xiàn)在,讓我們領(lǐng)略一下古老的故宮。
首先我們看到的是中路建筑的大慶門,俗稱武門,是沈陽故宮的正門。是當時文武大臣等朝的地方,也是太宗皇太極接受大臣們感恩的地方。那么這扇門為什么叫清門呢?正統(tǒng)觀點認為,清朝的稱號是清朝,宮殿的正門是國門,所以叫清朝門。還有傳說說這木門建成后沒有名字,只是叫大門。后來皇太極改名為大清。聽說北京明故宮的宮門叫大明門,所以為了體現(xiàn)針鋒相對,就把它命名為清門。
我們經(jīng)過清門,現(xiàn)在前面的建筑是崇政殿。崇政殿,原名“正殿”,俗稱金殿。崇德元年,取名崇正堂。是皇太極處理軍政事務(wù),會見外國使節(jié)和邊疆少數(shù)民族代表的地方。
我們可以看到,崇政殿是五座九奧硬山建筑,殿頂有黃色琉璃瓦和綠色飾邊,所以請注意殿頂?shù)牧鹆。去過北京故宮的朋友會清楚的記得,北京故宮的琉璃瓦是黃色的,沈陽的琉璃瓦是黃色的,有綠色的鑲邊。所以這是沈陽故宮和北京故宮的重要區(qū)別之一。
我們走上講臺。然后,平臺兩側(cè)有日晷用于計時,還有嘉良亭用于存放標準計量單位。我們看到平臺上有四個大罐,你知道它們是干什么用的嗎?我告訴你,它叫“吉祥缸”,古代叫“門!。它是宮殿里重要的防火設(shè)施,象征著水箱里的水和大海一樣多,可以防火。
我們?nèi)チ颂K美爾。抬頭一看,上面的牌匾是滿文和中文寫的“崇政殿”。請看左邊的滿文。我們有一個形象比喻:“中間一根棍子,兩邊荊棘,加上圓圈和圓點,就是滿文”。然后沈陽故宮所有的匾額左邊是滿族,右邊是中國人。北京故宮的匾額左邊是中國人,右邊是滿族人。那么這就是沈陽故宮和北京故宮的第二個區(qū)別。
我們抬頭看了看順治皇帝傳下來的崇政殿上方懸掛的“光明正大”的牌匾。下面是皇帝的寶座。據(jù)說寶座上刻著八條金龍,而真正坐在寶座上的龍帝,恰好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九條龍,F(xiàn)在是崇正堂,我們將在這里參觀。
我們面前的宏偉建筑是鳳凰大廈。它建在一個3.8米高的青磚橋臺上,是一座三層的依山建筑。原名祥豐樓,是皇太極休息、宴請、學習的地方。我們看到正門上方懸掛著乾隆皇帝指示的“子琪東萊”橫匾。意味著清朝國家繁榮的福報來自東方的盛京。所以鳳凰樓不僅是當時后宮的正門,也是當時首都最高的建筑,所以被稱為“鳳凰樓的黎明”,被列為盛京八大景點之一。傳說你站在鳳凰臺上就能看到撫順市。
穿過鳳凰樓,我們來到一個院子,皇太極后宮所在的地方。我們前面是皇太極的中宮“清寧宮”。原名鞏崢,是沈陽故宮中最具滿族風情的民居建筑。我們可以看到它的門在東邊。它的形狀像一個口袋,所以它被稱為“口袋室”。東夷是皇太極和蕭端文皇后Borzijit的寢宮,又稱暖閣。臥室分為南北兩室,各有其耐火性,又稱龍床。1643年,皇太極坐在這里死去。52歲,葬于昭陵。然后東邊第二個窗戶下面有兩個大鍋。是用來干嘛的?我來解釋一下,這兩盆是祭祀用的。滿族人信奉薩滿教。人們把熱酒倒進豬耳朵里。如果豬的耳朵顫抖,那就意味著眾神收到了祭品。如果不動,說明諸神不滿意,所以這種祭祀活動無法進行下去。然后豬會因為受到刺激而搖頭。滿族人認為豬成了連接天地的媒介。然后,豬被宰殺,清洗干凈,切成大塊,放在北面的兩個大鍋里,用清水煮。煮熟的肉被放入木槽中供奉給神靈,然后分發(fā)給參與祭祀的人,這被稱為“吃福肉”。滿族人相信,吃了祝福的肉,祝福就會降臨到每個人身上。
所以現(xiàn)在我們來看西邊的房間,西邊三個相連的房間,南北三面相連的環(huán)炕,叫“萬子康”。這里不僅是皇帝在內(nèi)宮舉行宴會的地方,也是滿清女巫薩滿為皇帝和國家祈禱的地方。
清寧宮與漢式建筑的區(qū)別在于,它的煙囪建在房子后面,從地面升起。我們待會再看繞道后面的煙囪。清寧宮的“口袋屋、宛子康、地上建煙囪”等建筑特色,具有滿族特有的民族風格。
出了清寧宮,看到的其他四間臥室分別是關(guān)雎宮、林芝宮、延慶宮、永福宮。讓我們一個接一個地參觀。
關(guān)雎宮是皇太極一生最愛的宸妃海蘭珠的寢宮。海蘭珠是中宮娘娘的侄女,永福宮莊妃的妹妹。海藍珠嫁給皇太極的時候26歲,但是皇太極對海藍珠感情很深。海蘭珠因為自己的八皇早逝,在崇德死了六年。他死后兩年,皇太極也去世了。據(jù)說皇太極早逝與兩年前宸妃之死有密切關(guān)系。
這是延慶宮,皇太極公主的客廳,皇太極把她的女兒嫁給了多爾袞
這是靈芝宮,是皇太極的妃子鐘的寢宮;侍珮O死后,他的'兒子茂物成為福臨王位的最大競爭對手。后來,他成為朝鮮的一名重要部長。
最后我們來看看永福宮,它是皇太極后妃中地位最低的。永福宮是莊妃博爾子奇的宮殿。在談到對清朝政權(quán)的影響時,莊妃的作用遠遠超過了其他四位后妃,被后人評價為清朝歷史上最成功的后妃。莊妃也是漢宮皇后的侄女,關(guān)雎宮海藍珠的妹妹。莊妃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輔佐三皇實現(xiàn)了對清朝的繼承?滴醵辏f妃去世,享年75歲。成為清朝后宮最長的女人。
你看,站在院子西南角的紅色木桿叫索隆桿,木桿頂端有個鐵皮桶。滿族人稱之為“神極”。是用來喂烏鴉的。那么,游客們會不會好奇滿族人為什么要祭祀烏鴉?其實這和一個關(guān)于烏鴉的傳說有關(guān)。滿人的祖先曾經(jīng)在被敵人追趕的時候絕望地躺在地上,這時一群烏鴉碰巧落在他身上。敵人路過,以為有活人的地方烏鴉就不呆了,于是滿族人的祖先得救了。后來滿族人為了報答烏鴉救世的恩情,開始向烏鴉獻祭。祭祀時,他們把豬的內(nèi)臟放在鐵皮桶里養(yǎng)烏鴉。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清寧宮后面的這個煙囪,也是當年沈陽唯一的煙囪。意為“一統(tǒng)天下”。煙囪里有幾層?.....有十一層,我告訴你十一層有三塊磚。那么這個怎么說呢?我問你一個小問題:清朝有幾個皇帝,死了幾個?.....清朝有12個皇帝。其中11人死亡。末代皇帝溥儀,只當了三年皇帝。與“一統(tǒng)天下”的十一層三磚不謀而合。
好了,朋友們,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沈陽故宮。希望我的解釋能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F(xiàn)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30分鐘。30分鐘后,我們將在正門集合。
沈陽故宮簡介[2]沈陽故宮位于繁華的沈陽古城中心。沈陽故宮是清代雄偉的宮殿建筑群。根據(jù)建設(shè)時間和布局,沈陽故宮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即東路、中路和西路。今天,我們將遵循這個順序。首先,參觀東路大樓。
沈陽故宮以其獨特的建筑藝術(shù)和特殊的歷史聞名于國內(nèi)外。在這個五彩繽紛、氣勢磅礴的建筑群中,最古老、最有特色的是我們面前的大正殿。
大正殿始建于1625年,是處理國家大事和舉行慶典的主要場所之一。大正殿是多檐多尖的八角形建筑,形制類似滿族人早年在山里打獵時搭起的帳篷。在大正殿的屋脊上,還有八條蒙古力士,正在拉著八條鐵鏈,象征著“四面八方歸一”。大門前的大柱上,有兩條金龍盤旋,受漢族崇天畏龍思想的影響,龍代表天子至高無上。大正殿建筑特色的多樣性體現(xiàn)了多民族文化的融合。金龍盤珠表現(xiàn)中原之風;八勒克斯也透露出濃厚的蒙古色彩;亭式是滿族古文化的延續(xù)。
作為最早使用和最重要的宮殿之一。許多重要的歷史事件都在大正殿的舞臺上上演。1643年,六歲的順治皇帝在大正殿繼承皇位,次年下令出兵此地,命攝政王多雷入關(guān)直入中原,最終完成滿清統(tǒng)一。
大正殿兩側(cè),朝南,排列著十個帶燕翅的王亭。零散如星辰拱月,南寬北窄,看似無邊無際,象征著兵多將廣,天下綿延。十王亭是清朝入關(guān)前左右翼王和八旗主在皇宮內(nèi)工作的地方。與大正殿一起形成一組亭式院落建筑,反映了滿族獨特的軍政制度——八旗制,這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種。早在努爾哈赤建立之初,軍事上的每一件大事都是由單于王和八旗貝勒大臣討論決定的。努爾哈赤建都沈陽后,在建宮時就確定了“官官一地”的制度。在建筑形式上,表現(xiàn)為八旗制度、“八主貝勒共治”的政治制度和軍事民主思想。由此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大正殿和十五亭建筑,為中國宮殿建筑史上寫下了前所未有的一頁。
親愛的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在中間的路上。從1626年開始,皇太極繼承了單于的地位,即繼續(xù)修建故宮,形成了沈陽故宮的中路建筑。中路從樓前的清門開始,到清寧宮。庭院融為一體。
清門是沈陽故宮的正門,是皇帝面對王朝,文武官員等待王朝的地方。在言情小說中俗稱“吳朝門”。大青門的屋頂鋪著黃色的琉璃瓦,內(nèi)襯綠色的飾邊,既保留了傳統(tǒng)的尊黃觀念,又體現(xiàn)了滿族人對家鄉(xiāng)山川森林的深切關(guān)懷。這樣就形成了區(qū)別北京紫禁城的一個特點:宮殿用黃色琉璃瓦覆蓋,用綠色飾邊裝飾。
穿過清門,可以看到北面的崇政殿。崇政殿,俗稱“金殿”,是清太宗每日開會的地方。
1635年,皇太極下令將氏族名稱“女真”改為“滿洲”。1636年,皇太極登基,在崇政殿稱帝。他的稱號是“寬文任勝”,他的稱號由“晉”改為“清”,他的稱號由“天從”改為“崇德”。
各位朋友,古代宮殿的建筑布局講究“睡前朝后”。我見過皇帝上朝的金殿。請跟我去參觀皇帝的臥室。
穿過崇政殿兩側(cè)的左右易門,可以看到3.8米高的平臺上的鳳凰樓。樓后是皇帝居住的后宮——臺上的五宮。沈陽故宮和北京故宮相比,有著“高宮低宮”的特點。而北京故宮則是“殿中高官低”。
鳳凰樓,當年沈陽最高的建筑,是宴飲議事的地方。這首詩叫做“但是你要把視野擴大三百英里,走上一段樓梯”非常貼切。爬鳳凰樓俯瞰周邊,盛京盡收眼底,看日出!傍P凰樓里的黎明”是盛京八大著名景點之一。鳳凰樓入口上方懸掛著“子琪東萊”牌匾,這是乾隆皇帝的御筆。乾隆皇帝借用這個典故,暗示清朝的國運東升。
穿過鳳凰樓底層的通道后,我們進入了皇后們居住的舞臺上的五官。
舞臺上的五大特色是清寧宮、關(guān)雎宮、林芝宮、延慶宮和永福宮。
現(xiàn)在,請跟我去參觀清寧宮,皇太極和皇后的臥室。
清寧宮東端門叫“暖閣”,是皇后的寢宮。暖閣分南北兩個房間,兩個房間都有耐火性能。1643年8月9日,皇太極在暖閣去世,享年52歲,葬于沈陽北陵的昭陵。
清寧開東門,是典型的滿族民居——口袋屋。西門三面有火炕,南有火炕,西北有火炕,稱為“萬子康”。與漢族不同的是,滿族人在房子后面建造煙囪,并從地面開始建造。這種“口袋屋、萬子康、煙囪立地”的建筑特色,有著濃郁的滿族風情。
現(xiàn)在,請跟我去參觀西路的建筑。西路建于1782年至1783年,主要包括:舞臺、嘉蔭堂、文素閣等。
說到文素閣,不能不提到乾隆皇帝和四庫全書。出于加強文化統(tǒng)治的需要,乾隆皇帝于1772年下了一道參觀世界藏書的圣旨,用了十幾年的時間編撰了一大批叢書。此書分經(jīng)、史、書、集四部,故稱《四庫全書》。該書完成后,全國共抄錄七本書,建立七個藏書館,沈陽故宮文素閣就是其中之一。
當我們提到宮殿建筑時,我們很容易想到“紅墻綠瓦”和“金墻鮮艷”這樣的詞。但是,文素格就不一樣了。屋頂用黑色琉璃瓦鑲邊,整棟建筑以黑色和綠色為主,與其用途密不可分。溫蘇格的藏書避火。按五行,代表顏色配件。裝修是“北桂仁水”,屬于黑色。所以屋頂是黑色琉璃瓦,意思是水從天而降,消火。
文素閣外觀兩層,內(nèi)部三層。書架上的木箱叫做信箱,用來收集書籍。目前,文遂閣的《四庫全書》保存在甘肅省圖書館。
看到這里,我們今天的訪問就要結(jié)束了。沈陽故宮的三向建筑是分階段建造的,但布局完整和諧。特別是三向建筑代表了“八大與貝勒大師共治”、“南獨皇太極”、“康干盛世”三個時期社會發(fā)展的基本特征。“建筑是凝固的歷史”。總的來說,沈陽故宮反映了滿清政權(quán)和社會從興起到繁榮的歷史進程。
故宮的導游詞12
大家好,我叫吳小倩,大家叫我吳導吧!現(xiàn)在我們要游覽舉世無雙的北京故宮。
你們看,我們來到了雄偉的故宮,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jié)構(gòu)建筑群,為我們國家最大的古建筑群。它使建于明永樂(公元1420年),20年才完工呢,有24位皇帝在此登基。“好了,我們現(xiàn)在準備去大殿里,請游客朋友們跟上隊伍,千萬別掉隊,否則走丟了,就找不到我們了!”好,現(xiàn)在跟隨我進入大殿,故宮有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大殿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臺基上,遠望猶如神話的瓊宮仙闕。太和殿是最富麗堂皇的建筑,俗稱“金鑾殿”,是皇上舉行大典的地方,這座殿高28米,東西63米,西北35米,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圍繞御座的.瀝粉金漆的潘龍柱。御座設(shè)在殿內(nèi)高2米的臺上,前有造型,美觀的仙鶴,爐,鼎,后面精雕細刻的圍屏。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莊嚴絢麗。中和殿是皇上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潘王公的場所。游客朋友們先休息一下,觀賞下這三個大殿,可以摸一摸,等下我們?nèi)?nèi)延,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上平日辦事和妃子居住的地方!
好了,今天的游覽到此結(jié)束!祝大家玩得開心”。
故宮的導游詞13
北京故宮導游詞
大家好!我叫陳樂,是大家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陳導。今天,我們要觀光世界遺產(chǎn)----北京故宮。
現(xiàn)在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是世界是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jié)構(gòu)建筑群,為我國現(xiàn)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jié)構(gòu)建筑群。它始建于明永樂四年(公元1460年),厲時十四年才完工,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歷史很悠久。紫禁城占地72萬多平方米,共有宮殿9000多間,都是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故宮標志著我們祖國悠久的文化傳統(tǒng),顯示著五百多年前匠師們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我們到了,大家請下車。您看,這就是故宮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們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臺基上,遠望猶如神話中的瓊宮仙闕,都有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金碧輝煌的彩畫,。第一 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麗堂皇的建筑,俗稱“金鑾殿”,是皇帝舉行大典的 地方,殿高28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柱子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御座設(shè)在殿內(nèi)高2米的臺上,前有造型 美觀的仙鶴、爐、鼎,后面有精雕細刻的圍屏。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 莊嚴絢麗。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 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
接下來我們?nèi)ス蕦m博物院吧。跟大家說,故宮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貴文物,據(jù)統(tǒng)計總共達1052653件之多, 統(tǒng)稱有文物100萬件,占全國文物總數(shù)的1/6,其中有很多是絕無僅有的國 寶。在幾個宮殿中設(shè)立了歷代藝術(shù)館、珍寶館、鐘表館等。故宮博物院里有一套清代金銀珠云龍紋甲胄,通身纏繞著16條龍,形 狀生動,穿插于云朵之間。甲胄是用約60萬個小鋼片連結(jié)起來的,每個鋼 片厚約1毫米,長4毫米,寬1.5毫米,鉆上小孔,以便穿線連結(jié)。據(jù)說,為 制造這套甲胄,共用了4萬多個工時。
接下來請各位慢慢欣賞故宮。注意有帶小孩的家長看好孩子,請大家互相照顧。要保護珍惜文物。祝大家玩得開心,再見!
故宮的導游詞14
大家好!我是本次旅行的導游——王趙陽。歡迎大家來到北京故宮,今天,由我陪大家共度這段美好的時光。
現(xiàn)在,大家乘車來到了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宮。這里以前是明朝、清朝的皇宮,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博物館了,故宮整個建筑金碧輝煌、莊嚴絢麗,堪稱為無與倫比的杰作。
我們先來觀看故宮的中軸線吧,這條中軸線在北京城的中軸線上。三大殿、后三宮、御花園都位于這條中軸線中。在中軸宮殿的兩旁,還分布著許多殿宇,也同樣都宏偉華麗。
接下來,我們就要去藝術(shù)珍品館啦!故宮的一些宮殿中建立了綜合性的歷史藝術(shù)館、繪畫館、分類的陶瓷館、明清工藝美術(shù)館、銘刻館、玩具館、文房四寶館、珍寶館、鐘表館等。
故宮的四個城角上,每個角都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角樓,有一個關(guān)于角樓的傳說:有一天,永樂皇帝讓大臣們在故宮的四個犄角上修建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這可把大臣們給難住了。有一天,一位木匠見了一個裝蟈蟈的籠子,感到籠子十分奇怪,就走過去看了看,一數(shù),這正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木匠立馬交給大臣。從此,就留下了這樣的角樓。
各位游客,我們今天的游覽行程馬上就要結(jié)束了,祝大家天天開心!
故宮的導游詞15
北京故宮御花園導游詞
見過眾小主,各位小主安好。呵呵,大家好,我是今天帶領(lǐng)各位游賞故宮御花園的導游劉波,你們可以叫我小劉或劉導。想必大家對最近火爆的電視劇《甄嬛傳》很熟悉,今兒咱們?nèi)サ牡胤秸歉髑鍖m大戲中的常用場地—御花園。得嘞,咱閑話少說,請各小主隨我到園中一探究竟。
順著這坤寧宮向北溜達,穿過坤寧門,咱就來到了御花園,紫禁城的后院,這園子因為在后院,所以明朝時叫“宮后苑”,雍正大帝登基后才叫御花園。真不愧是皇家林園,瞧瞧這氣派,東西寬130米,南北長90米,占地面積近12000平方米。您瞧見沒,在坤寧宮正對面的那個大殿,叫欽安殿。在欽安殿的前面,您能看到兩棵長得很奇特的柏樹。這兩棵樹的根和干兒都是分著的,但從樹椏上就長在一起了。人們稱為“連理枝”,古代人把這種樹叫“合歡樹”、“夫妻樹”,把樹比作是情深的夫妻。明清時期這里供奉玄武大帝,他是水神,因為皇宮都是木制結(jié)構(gòu)且都高大,非常怕火,過去由于沒有避雷針,曾多次著火,所以封建帝王們特意在宮中專門找一個宮殿供奉水神,祈求保佑皇宮的安全。咱們剛經(jīng)過的門是天一門,《易經(jīng)》上說“天一生水”,于是就取了這個名兒,用水鎮(zhèn)火,圖個吉利。當然都是心理安慰罷了。
好嘞,咱出了這欽安殿往西走著!過四神祠,穿千秋亭,這眼前的兩層小閣樓就是當年選秀女的地方。每年蒙漢滿八旗官員的女兒凡是13歲到17歲的都來這參選。候選的女孩子先由太監(jiān)從神武門領(lǐng)到
這御花園北門候著。選時一到,再將那些女孩子引到這延輝閣前站好,讓坐在閣子里的皇帝、皇太后挑選。被選中的秀女,有的成為皇帝嬪妃,有的指配給皇室宗親,更多的是守在這深深禁苑中度過苦寂一生。在2005年四月,故宮迎來一位重要客人—前中國主席連戰(zhàn),他也曾在這人間四月天中在御花園流連,那一年故宮博物館成立80周年,終于在這一年迎來離家多年的游子。連主席是幸運的,他在有生之年還能夠回到故土,而更多的人只能臨終長嘆,故土不可忘,故家未曾歸。各位朋友,你們還記得三年前的兩會嗎?溫家寶總理在會上表示,希望分藏在海峽兩岸的.山水畫《富春山居圖》能合璧聯(lián)展,此番話引起各界再度對《富山春居圖》的高度關(guān)注。2011年臺北博物館與浙江博物館等方面合作,推出“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終于讓稀世國寶合二為一,古畫分離百年尚能合一,人生不過百年何嘗不可歸故土。欽安殿前古柏不同根可枝葉相連,樹猶如此,人何以堪,看這故宮殿宇深深,盛了多少女子思家淚;海峽水灣淺淺,卻阻了多少游子踏歸程。1933年故宮博物館為躲避日軍侵略南遷,由于歷史因緣際會,這部分南遷的文物移至臺灣,存放在今天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原來兩地博物館竟是80年前的一家,然而對于大陸大多數(shù)民眾來說,臺北的博物館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久聞其名,陌生是因為多數(shù)人都未經(jīng)歷。臺灣大陸一脈同源,但至今仍分隔兩岸,這故宮中的斑駁墻影、老樹蒼苔默默向游人述說宮廷世事百年滄桑,兩岸情緣千絲萬縷。
朋友們,我們來自全國各地,今日有緣這里相聚,我們愿他日能與臺灣的兄弟姐妹們共游故宮,再續(xù)血脈。今天的游程到此告一段落,祝大家生活愉快,再活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