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顧誦芬人物事跡及頒獎詞簡介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jīng)典的頒獎詞吧,頒獎詞適用于頒獎典禮上的頒獎環(huán)節(jié),有了它活動的策劃才會完美,活動的過程才會完整。頒獎詞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頒獎詞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顧誦芬人物事跡及頒獎詞簡介,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感動中國人物顧誦芬頒獎詞
像靜水深流,靜水里涌動報國的火,似大象無形,無形中深藏著強國夢。心無旁騖,一步一個腳印,志在沖天。振長策,擊長空,誦君子清芬。
簡潔事跡:飛機設計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他致力于飛機設計研究,是中國自行設計、制造的高空高速殲擊機的主要技術負責人之一,也是該機以后改型的總設計師。他直接組織、領導和參與了低、中、高三代飛機中的多種飛機氣動布局和全機的設計;他利用系統(tǒng)工程管理方法,把飛機各專業(yè)系統(tǒng)技術融合在一個總體優(yōu)化的機型內(nèi),成功研制殲8Ⅱ飛機;領導了飛機主動控制技術研究、高性能遠景飛機概念研究。
顧誦芬人物事跡
顧誦芬,1930年2月4日出生在蘇州一個書香世家。祖父顧元昌曾獲朝廷“欽加四品銜,賞給正四品,封典覃恩,誥授中憲大夫”。父親顧廷龍28歲時畢業(yè)于北平燕京大學研究院國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中國著名飛機設計師。1951年,他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航空工程系,歷任中國航空研究院飛機設計所副總設計師、副所長、所長兼總設計師,沈陽飛機制造公司總設計師,航空工業(yè)部科技委員會委員、中國航空研究院副院長、航空工業(yè)總公司研究員,中國航空工業(yè)第一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954年起,顧誦芬先后承擔殲教1型和殲教6型噴氣式教練機顧誦芬院士圖冊(8張)的氣動設計工作,在國內(nèi)首創(chuàng)兩側(cè)進氣方案,抓住初級教練機失速尾旋特點,通過計算機翼環(huán)量分布,從優(yōu)選擇了機翼布局。1964,他開始領導殲8飛機的氣動設計工作,并解決了方向安定性和排除抖振等重大技術關鍵,確保了飛機定型。1976年,他開始參與殲8Ⅰ型飛機的設計工作,1985年正式定型。1981年,他又任殲8Ⅱ飛機的總設計師,利用系統(tǒng)工程管理方法,把飛機各專業(yè)系統(tǒng)技術融合在一個總體優(yōu)化的機型內(nèi)。1984年6月,殲8Ⅱ飛機試飛成功,不久投入生產(chǎn)。由于對殲8系列飛機的重大貢獻,顧誦芬被譽為“殲8之父”。1988年起他領導飛機主動控制技術研究,在國內(nèi)首次實現(xiàn)不穩(wěn)定飛機的飛行。1990年起領導高性能遠景飛機的概念研究。
1990年8月,代表航空研究院與蘇聯(lián)中央流體動力研究院探討兩國在先進飛機的概念研究中進行合作的可能性。 1991年3月簽定了協(xié)議,開始了中俄在航空科技領域的合作。
曾發(fā)表過《設計超音速高性能飛機中的一些氣動力問題》、《關于航天飛機研制和發(fā)展的綜述》、《20xx年前后殲擊機的發(fā)展趨向》等論文。
20xx年11月3日上午,20xx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顧誦芬院士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顧誦芬人物履歷
1951年畢業(yè)于交通大學航空工程系。
1954年起顧誦芬先后承擔殲教1型和殲教6型噴氣式教練機的氣動設計工作。
1964他開始領導殲8飛機的氣動設計工作,并解決了方向安定性和排除抖振等重大技術關鍵,確保了飛機定型。
1976年他開始參與殲8Ⅰ型飛機的設計工作,1985年正式定型。
1981年他又任殲8Ⅱ飛機的總設計師,1984年6月,殲8Ⅱ飛機試飛成功,不久投入生產(chǎn)。
1987年被任命為首屆“863”計劃航天高技術領域?qū)<椅瘑T會委員。
1988年起他領導飛機主動控制技術研究,在國內(nèi)首次實現(xiàn)不穩(wěn)定飛機的飛行。
1990年起領導高性能遠景飛機的概念研究。
1990年8月代表航空研究院與蘇聯(lián)中央流體動力研究院探討兩國在先進飛機的概念研究中進行合作的可能性。
1991年3月簽定了協(xié)議,開始了中俄在航空科技領域的合作。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顧誦芬人物事跡及頒獎詞簡介】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及事跡01-08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及頒獎詞05-05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簡介12-10
感動班級人物的頒獎詞11-10
感動中國人物陳家順頒獎詞和事跡05-19
王嵐事跡簡介05-29
個人事跡簡介03-31
文明之星事跡簡介11-24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及事跡俞鴻儒06-19